减少环境干扰对超声波测厚仪测量结果的影响,需针对温度、振动、电磁、湿度等核心干扰因素,从设备选型、操作规范、环境控制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。以下是具体方法:
温度是最常见的干扰源,需同时控制试样温度、环境温度及耦合剂适配性:
校准温度对声速的影响
优化耦合剂选择
稳定环境温度
振动会破坏探头与试样的稳定接触,需从固定方式和操作规范入手:
减少外部振动传递
规范探头操作
电磁干扰会扰乱信号接收,需通过隔离干扰源和增强抗干扰能力解决:
远离强电磁源
优化仪器设置
高湿度环境(>85%)处理
强光环境处理
避免多探头同时工作
多人测量同一区域时,应依次操作,间隔至少 3 米,防止声波相互干扰;或使用不同频率的探头(如一人用 2MHz,另一人用 5MHz),减少信号叠加。
清除周边反射物
测量前移除试样附近的金属板、管道、墙壁等强反射物(距离至少为试样厚度的 10 倍,如测 10mm 钢板需远离反射物 100mm 以上),避免声波绕射形成虚假回波。
定期校准仪器
在标准块(如已知厚度的钢块、铝块)上验证测量值,尤其环境变化后(如从低温到高温),确保仪器基础精度。
多次测量取平均值
同一位置连续测量 3~5 次,剔除异常值(如偏离均值 ±0.2mm 以上),取剩余值平均,减少偶然干扰影响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将环境干扰导致的误差控制在 ±0.05mm 以内(符合工业测量标准),确保超声波测厚仪在复杂环境中仍能提供可靠数据。核心原则是:先判断干扰类型(如读数跳变多为振动或电磁,无信号多为温度或耦合问题),再针对性解决。
【高精度超声波测厚仪 DB22-TM240C】
本仪器适用于石化工业、造船业、汽车制造业、电站、机器制造业中对锅炉、储油罐、管道、 管材、 板坯、锻件、法兰、船壳、甲板、轨道、机加工零件等的厚度测量和腐蚀测量。 对于大部分能传播超声波的材料均可以使用本仪器测厚,如: 金属、陶瓷、塑料、尼龙、玻璃等。
